【跨境電商】精細化運營工作
有些精細化工作需要談談。
大的產品開發,
關鍵詞搜索
listing創建,
廣告推廣
供應商管理,
成本管理
這些咱就不說了,說些看起來可做可不做、容易忘記做、或者對做不做還存在爭議的事兒。那我們今天說品牌包裝設計
01、品牌包裝設計
很多大佬說了,咱們小賣家的品牌不能算品牌,充其量就是個牌子。也有人說,小賣家每分錢都要花在刀刃上,產品初期就用最簡單的包裝,只要不影響品質,一個塑料袋裝過去就好了,等產品排名起來了再考慮換好包裝。這樣的想法,我是不贊同的。怕是對“錢要花在刀刃上”有什么誤解。我的產品就算是低價產品,都不敢對包裝馬虎。設計一個帶有自己品牌logo的精美包裝,其實花不了太多成本,批量定制幾百個的情況下,平攤下來也就是幾毛錢
如果你說少賺這幾毛錢我利潤就快沒了,本來就是薄利多銷的產品。那我勸你這種產品就別做了。不說現在廣告費競價貴得你可能需要半年以上才收回成本,只要海運費稍微漲一漲,匯率稍微跌一跌,恐怕你就要虧回姥姥家了。
要在用戶心里建立“視覺錘”,產品包裝是非常直接的表達途徑。一個精美的包裝讓你的產品更像“品牌”產品,更容易讓客戶為你留下好評。更多的好評-更高的權重-更好的銷量-更高的排名-更高的利潤-有能力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體驗-更多的好評這是一個非常良性的正向循環。試想,同質化競爭嚴重的今天,你靠什么脫穎而出呢?不就是終極用戶體驗嗎?
02、峰終定律
大家聽過“峰終定律”吧?先看下詞條解釋:舉個栗子。
下面這個游樂園場景是大家都體驗過的。排好幾個小時的隊讓人煩躁無比,然而當我們真正坐上過山車,也是僅僅體驗一分鐘就結束了。但當我們再次回想起這個過程,大部分人對過山車的印象都停留在結束時的驚險刺激興奮。這就是【峰終定律】的一種應用。好的包裝加上好的產品,帶給客戶的,一定會給客戶帶來峰值體驗。當客戶再想去買同類產品時,他首先記憶起的,可能就是你的產品。如果包裝上及產品上連你的logo都沒有,那他要怎么去記憶?
03、超出預期的交付
再說銷售界及產品界經常被用來培訓員工用到的概念:超出客戶預期的交付對于客戶的預期,我們去達到是理所應當的事。放在產品銷售中,把質量合格的產品送到客戶手上是理所應當的。但超出客戶預期,給客戶帶來驚喜,無疑很容易獲得客戶的良好口碑。除了品質和功能的升級,貼心的小贈品、精美的包裝都可以是驚喜。
一個做槍包的品牌,將包裝內頁設計成了槍靶的圖案。包裝拆開之后直接就可以用來練習打靶,任何一個部分都不會被浪費。這個設計為品牌帶來了不少好評及網紅稱贊。我始終記得,小米手機剛剛開始上市時,以打破行業均價的超低價姿態進行饑餓營銷,我好不容易在官網搶到一臺手機,在拆箱那一刻,對產品包裝發出了驚嘆。那一刻我想的是:小米成事了,而且它的輝煌會持續很多很多年。
大家都知道現在亞馬遜對產品內的小卡片嚴查。2021年因為服務卡片中出現了賣家聯系方式及其他獨立站引導而封掉了很多店鋪,賣家們損失慘重。
01、服務卡
其實不得在卡片上印刷賣家個人信息及好評返現等信息是亞馬遜平臺本來就有的規定,只不過一直沒有嚴查,直到美國賣家投訴舉報。
但是產品說明書,售后服務卡并不是被禁止的。產品的使用說明書、清潔保養說明書是非常有必要的。近選品看到很多差評,就是因為沒有安裝使用說明書??赡苜u家覺得產品結構實在太簡單,就懶得放說明書。但我們得明白,手殘黨是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并且規模還真不小。
我本人也是超級手殘黨,但有些產品我都覺得這超級簡單了吧,可人家愣是說沒有說明書,差評!
也不要以為產品listing中已經有了使用說明,就不用再放紙質的說明書了。想想你買了個組裝柜,你會想再去翻開TB詳情頁研究怎么組裝嗎?我反正是不想。因為很多時候去詳情頁翻了半天找不到,最后還得去找客服要安裝視頻,這不是浪費我時間嗎?國內客服還是即時回復的,而亞馬遜可是24小時內啊,作為消費者你抓狂不?
02、說明書寫法
說明書的內容如果不會寫,有下面幾個方法供參考:
1、google搜索。有的圖片還是比較清晰,可以供參考的。
2、去速賣通、亞馬遜等平臺看競爭對手怎么寫的。很多人會在listing里面把使用說明寫得很詳細。
3、去同類產品下的評論區找。很多買家會直接把使用說明拍照發到評論區。
4、自己寫,然后讓外包網站翻譯成本地語言,如Fiver、upwork
5、問供應商有沒有現成的。
除了產品使用說明書,我們還可以備注一些指引性內容,比如“如遇問題,請第一時間通過亞馬遜站內信聯系我們,我們將24小時竭誠為您服務”之類的話。目的在于引導客戶,如果遇到問題不要直接給差評,而是嘗試聯系我們,我們肯定會給你解決直到你滿意的。服務卡片的造型,盡量簡潔,但也不能太隨便,要吸睛。如果紙張太隨便,可能被買家隨手就仍了。
內容的話,可以上esty網站看看,Esty是很有名的個性產品售賣網站,里面的賣家或者消費者經常會展示,設計精美且用詞溫馨。也可以直接搜索“Thanks Card”或者“Greeting Card”,就會出現很多符合美國本地審美的卡片樣本出現。
當然也可以google。
上一篇:記者實錄(新聞現場)。
下一篇:如何去分析一個細分領域的市場?
除非注明,本站所有文章皆為本人原創,可隨意轉載但請保留鏈接或名字,謝謝!
相關標簽: